互联网医院蜂拥而起,这会是移动医疗新变现模式吗?
这些互联网医院有一个共性:
互联网医院都有线下的实体相依托;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运营;每家互联网医院背后都有一家相关的技术服务方。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虽然“其兴也忽”,但互联网医院在落地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如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监管整个问诊流程,如何培养用户习惯,如何保障医生的出诊时间等。
那么,就来集中回答一下业界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医院缘何兴起?互联网医院兴起的背后有哪些隐忧?
互联网医院将给医疗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互联网医院将成为移动医疗新的变现路径吗?
未来,互联网医院将往何处去?
1 互联网医院缘何兴起
当前的互联网医院均是在各地卫计委的允许下做试点,关于互联网医院的资质、运营标准,目前各地卫计委并未有相关的明文规定。
从互联网医院的数量上来看,广东、浙江、贵州位列前三,这与当地政府对互联网医疗的支持力度有密切关系。广东对于新兴事物在政策上一向较为开放和支持,浙江则因乌镇互联网医院而积极推进相关政策,贵州省近两年大力发展大数据,互联网医院的核心则是医疗大数据。
现有的互联网医院技术服务方主要分为两大类,类是移动医疗公司(包含医药电商类公司),以微医、阿里健康为代表;第二类则是医疗信息化公司,以金蝶医疗、卓健科技为代表。其他技术服务方还包传统药企,比如信邦制药、福瑞股份;房地产企业,比如恒大健康。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医疗”不断进化的过程。
“互联网+医疗”可以分为三个。是单体医院的信息化,其表现形式是单体医院或独立或联动的信息化系统;第二是“网络医院”,即单个实体医院通过互联网手段拓展服务半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三则是“互联网医院”。
2 互联网医院这个概念开始火热
互联网医院这个概念开始火热,始于2015年12月亮相的乌镇互联网医院。
乌镇互联网医院“出生”就自带无数光环:在首届世界互联大会期间亮相,并受到了习大大的关注,有若干院士和院长揭幕,马化腾也亲临现场。
乌镇互联网医院之后,全国各地开始涌现模式各异的互联网医院。从乌镇互联网医院亮相的时间点来看,恰是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政策的时期。
2015年7月到9月,国务院在三个月内发布两项与利用“互联网+”推动医疗改革密切相关的“指导意见”,具体是《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明确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
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是互联网医院兴起的主要原因。国家对分级诊疗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其中“上下联动”尤为重要。互联网医院则是实现“上线联动”便捷有效的一种途径。
互联网医院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单体医院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与患者的匹配。因此,目前互联网医院的核心功能可以总结为“在线问诊+购药”。
3 互联网医院的核心功能:“在线问诊+购药”
对互联网医疗公司而言,互联网医院是其跑通盈利模式的一种尝试路径。互联网医疗目前可行的商业模式就是销售药品、做保险。保险这个付费方在短时期内存在一定的挑战:因为互联网医疗公司无法提供给保险公司真正想要的有价值的医疗健康数据,这便导致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有限。确实有很多家公司与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来销售相关的保险产品,但终效果都差强人意。
今年以来,春雨、丁香园、杏仁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公司纷纷大力布局线下诊所,希望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体验。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医疗无法单纯依靠线上模式来实现长期发展,医疗必须要与线下做紧密结合。
互联网医院恰好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一种代表。终通过线上问诊实现购药。
4 互联网医院的挑战
虽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互联网医院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从政策层面看,互联网医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标准以及运行规范,或可能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这也使得互联网医院在教育用户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互联网医院要真正得到发展,还得依赖于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医保网上支付全面放开。
其次,大多数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仍旧是“兼职”状态,提供医疗服务的时间很难保证。不过,同德医院发起成立的“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则宣称招聘了全职医生来提供服务。其将安排专职医生全天坐诊,保证患者的网络问诊。首期计划开设10个诊室,以后视就诊量再增加。这种模式成本较高,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前车之鉴是此前平安好医生采取招聘全职医生的方式,但终出现了不少医生回流到医院的现象。
第三,互联网医院想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平台,目前看难度很大。核心原因在于,医院之间的信息无法互通共享。目前仅限于医联体之间、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医院信息云端化是一个大趋势,如果医院的信息无法做到到云端化,互联网医院所承载的功能则极其有限。”树兰医疗CEO郑杰告诉健康点。
第四,目前互联网医院更多是承担复诊开药的角色,所服务的人群有限,而且以慢病类患者为主。其想要实现真正的分级诊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互联网医院的未来
但需要肯定的是,互联网医院肯定会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截2016年7月,乌镇互联网医院在线接诊量已超过2.1万人次/日(北京协和医院接诊量为1.5万人次/日),开业半年间已为100多万患者提供了医疗帮助。到2016年底,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日接诊量将达到8万-10万人次/日。
金蝶医疗陈登坤此前曾公开表示,其将在3年内连接1000家互联网医院。平安好医生则宣称要打造国内大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可以预见,未来还有有更多互联网医院不断亮相。但正如移动医疗无法取代传统医疗一样。互联网医院也将是传统医院的一个补充和辅助模式,而不可能取代传统医院。
目前各家互联网医院在模式上没有太大差异,都可以实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处方购药等服务。
上一个:新农合跨省就医直报有规范